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没钱花时打和尚 滦州大觉寺的天王殿里,除了供奉着东、西、南、北四大天王外,在正对着山门的神龛里,还供奉着一尊笑容可掬的弥勒佛。弥勒佛的左右各挂一块乌漆木牌,上面刻着一副对联,上联是“笑口常开,笑古笑今世事付之一笑”,下联是“大肚能容... 2024-01-13243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草药绣囊 民国时期,有个叫陈绍成的人,开着一家商行,后娶妻桂州王氏,二人新婚燕尔,十分恩爱。每次陈绍成出远门,王氏都会把一个装了草药的绣囊挂到他身上,还交代他返家时在绣囊里再装一味草药带回来。陈绍成不解,但因为疼爱妻子,就每次... 2024-01-1316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千金方 北宋末年,离京城汴梁百里之遥的一个小镇上,有家药铺名叫“济世堂”。济世堂老板姓万,因世代行医,医术十分高明,被人称为“万神医”,可谓远近闻名。济世堂有条祖规,就是看病因人收钱,穷人看病收钱少,甚至不收钱,可达官贵人来... 2024-01-13229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师父的秘密 很早以前,密州城里有个老铜匠,他有一手打造铜号角的绝活。过去的人但凡有点手艺,那是不外传的。别说是收徒,就是自己的亲骨肉还传儿不传女。老铜匠也不例外,他没儿没女,也不舍得把自己的手艺外传。... 2024-01-13134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赶考的书生 刘双林是个进京赶考的书生,一路上跋山涉水,风餐露宿,终于离京城越来越近了。这天中午,刘双林来到一个叫樟树村的村庄,疲惫至极的他听人说樟树村酿的酒十分有名,加之快到天子脚下心情轻松,当即在一家小酒馆里要了一壶酒,就着上... 2024-01-13114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以死相报 宜湖城有个严大掌柜,大伙儿都叫他“严半城”,意思是严大掌柜家的店铺占据了半个城。这个严半城相当有钱,却十分刻薄,粮仓里粮食霉了、烂了,也甭想他舍一粒给人。如果单单是刻薄也就算了,他还是最有名的奸商,大斗进小斗出、放高... 2024-01-13102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牢子送毒饭 清朝乾隆年间,陕西按察使刘墉这天正在家中读书,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喧闹,刘墉合上书本,走出门来。刘墉看到门外跪着十几个人,高举一块白布,白布上写着两个大字“冤枉”。刘墉赶紧问出了什么事,护院刘大回道:“老爷,这些人一大早... 2024-01-13131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上山遇到母老虎,娶个媳妇也是母老虎 很久以前,村里有个勤劳、诚实的小伙子,名叫大牛。大牛岁数不小了,还没有成家。老母亲托了媒婆,总算为他订下一桩婚事。女方叫阿霞,住在大山的另一头。大牛见过阿霞几次,觉得她外貌端庄,心里很满意。... 2024-01-13154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抬杠还要看杀猪匠 襄阳开了一家奇怪的门面店铺,奇怪在于这家店铺一不卖东西,二不收老货。就靠耍嘴皮子吃饭,专门和人抬杠,一争高下。进了这家店,先掏一个银元宝出来,要是能说赢店老板,不但可以拿回自己的元宝,还能再赢回去一个元宝。可要是说不... 2024-01-13152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假戏真做 民国时,溪柳镇有一个叫李云兰的寡妇,她年轻时便守了寡,靠做豆腐含辛茹苦地把儿子铁柱抚养成人,娶上媳妇。她想这下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,自己也该享几天清福了。可谁知铁柱媳妇不仅又丑又蠢,脾气还非常蛮横霸道,过门后常常因为一... 2024-01-13124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