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故事 读书故事:李煜被逼到江南后,对赵匡胤竟然言听计从 公元961年,李煜登基,接手了父亲给他的一片已无帝号的江山。当初他父亲臣服后周,削去帝号,自称南唐国主,但对所辖臣民还是照行天子礼仪。他登基以后,定下的国策依旧是向赵匡胤进贡金帛和珠宝来换取苟延残喘的时间,而赵匡胤说... 2024-12-22140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读书故事 读书故事:苏东坡画扇判案 这个故事讲的是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,通过画扇判案,化解了一场因为十两银子引起的纠纷。苏东坡,名轼字子瞻,别号东坡居士。不仅是诗人、词人,还是书法家和画家,当时很有名望。... 2024-11-23112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读书故事 读书故事:北宋文人与钱的两三故事 爱谈钱的北宋文人众所周知,苏轼被贬黄州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,其实像苏轼一样数次被贬,躬耕于野的北宋文人还有一位,算是苏轼的前辈,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者——王禹偁。... 2024-11-2391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读书故事 读书故事:苏轼画叉取钱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、词人、画家、书法家,是北宋文学的集大成者,与曹植、李白并称为三大“仙才”。苏轼虽然才华横溢,但人生坎坷,历经风雨,事业几起几落,多次被贬。为此,苏轼曾评价自己的一生:“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... 2024-11-238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读书故事 读书故事:吴隐之卖狗嫁女 吴隐之(?—413年),字处默,濮阳鄄城(今山东菏泽鄄城县)人。东晋时期廉吏、名士。出身家境贫寒,但志存高远。他饱览诗书,以儒雅显于世。吴隐之10岁时,父亲吴坚病逝了。从此,孤儿寡母,生活更加艰难,母亲童氏靠纺纱织布... 2024-11-23125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读书故事 读书故事:阴沉木 清朝末年,江苏某地有个朱姓乡绅,是个暴发户,和外国人做生意发了大财。家里一富,自然要营建宅院,他便买下了镇上一个破落世家的宅子,准备拆了翻建。拆到东北角上时,工匠突然说挖出东西来了。这房子的原主是当地世家,朱乡绅听说... 2024-11-1710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读书故事 读书故事:木工遇害连环冤案 元代官员宋本在任祭酒时,国子监教官文谦甫给他讲述了京城发生的一起木工遇害连环冤案,宋本激于义愤就写成了《工狱》一文,编入他的《至治集》中,以警示后人。这个案件的曲折和离奇,至今读来也令人感到震惊。... 2024-10-20102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读书故事 读书故事:郑板桥和潍县的大萝卜 清朝乾隆年间,著名的书画家、文学家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。这一年初冬,京城里来了一个姓钱的钦差大臣。这位姓钱的钦差大臣不仅为人狡猾奸诈,诡计多端,而且心狠手黑、贪得无厌,所以背地里人们给他起了个不大好听的外号三拐子。三... 2024-10-17125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读书故事 读书故事:郑板桥审石头的故事! 早先,咱这潍县赶大集,是在东门外的沙滩上。一到大集,人山人海,十分热闹;作买作卖的,干什么的都有。这天又是大集。县太爷郑板桥正在东门城墙上看着百姓来来往往的作买卖,忽听得城墙下有人嚎哭。板桥低头细看,只见一堆人围着看... 2024-10-16155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读书故事 郑板桥的几则小故事,吃狗肉还被骗!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。因为无名无势,尽管字画很好,也卖不出好价钱。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。一天,郑板桥躺在床上,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,郑板桥想:一定是小偷光临了,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?便高声吟... 2024-10-16230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