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欠你两只虎! 清末那会儿,凉州城出了一位画家,姓李名松,擅长画虎。但他却有个规矩,自己的画只赠有缘人,谁要是上门索要,或者是出钱买,对不起,一律不画。这年秋天,凉州新来了个王知府,听说李松的画十分有名,便想弄一幅送给总督大人。府衙... 2023-12-10134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送走穷神的故事! 古时候有一对夫妻,妻子叫阿桃。这年快过年时,阿桃对丈夫说:“咱家也请个财神吧,有财神保佑,日子一定越过越红火。”丈夫高兴地答应了。这时,恰好有两个神仙路过阿桃家,他们是孪生神,就像人间的双胞胎兄弟,其中一个是财神,另... 2023-12-1016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尚书救子! 民国年间,归州城新开了一家“一阳当铺”,当铺的东家姓巫名阳,似乎很有钱。据他自己说是北京城的人,见归州既有水码头又有旱码头,就想先在归州开家当铺,试试行情。巫阳聘请了当地最有名的老掌柜孙掌柜,本来孙掌柜年纪大了,在家... 2023-12-1018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在饶一个! 从前,有个叫张金库的财主,家里不缺钱,他却抠门又爱占便宜,平时赶集买菜什么的,临走,每次都要一边说着“饶一个”,一边拣一根大葱或者一个蒜头,塞进自家的篮子里。对他来说,不占便宜就是吃了大亏,于是,大伙儿给他起了个绰号... 2023-12-1033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知府的故事! 南宋年间,临安城突遇怪病侵袭,百姓上吐下泻,找郎中医治虽能暂时克制,可没过几天病又复发,总是无法根除。一时间临安城内人心惶惶,临安知府也是忧心忡忡。这天,知府得到禀报:最近城里来了个道士开坛施法,说临安之所以发生怪病... 2023-12-10150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万银鞋的故事! 谢老万人如其名,闯关东三年,挣了上万两银子,打道回府时,他把银子换成了银票,用油布包了,缝在鞋里,然后领着脚夫牟大牛一边游山玩水,一边往老家走。谁曾想,人有旦夕祸福,谢老万毕竟年纪大了,在路上染了风寒,在客栈住了几天... 2023-12-10112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鱼鳞案! 清朝咸丰年间,陶然任新城知县。这天,陶然听到有人击鼓鸣冤,便来到大堂,开堂问案。衙役带进来一个年轻后生,是乡下农人打扮。那后生来到案前,跪下行了礼,然后递上一张状子。陶然接过来一看,原来,这后生乃是城东小李村的李二憨... 2023-12-10193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木匠刘一手! 清朝时候,混水县出了个能工巧匠叫刘有能,他打小被父母送去学木匠,因为头脑灵活,善于钻研,做出的活儿非常漂亮,很快就声名远播。几年前,马员外打算嫁女,就请刘有能来家里打造嫁妆。他一连干了将近一个月,最后一天上午,就剩下... 2023-12-1013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不该盗的墓! 民国时期,关外有个不起眼的小村子,住着石大和石二兄弟俩。这二人整日里不务正业,没几年就把祖业败光了,家里只剩下一条瘦得跟皮影似的老狗“秃头”。这年临近年关,兄弟俩躲债回来,饿得两眼直冒绿光,无奈之下,两人想到了一个见... 2023-12-0915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有盐千里来相会! 相传明朝崇祯年间,在金堂的大山脚下有一个叫老牛坡的小村寨,虽然当时地处边远,却坐落在川东通往成都府的一条盐茶古道上。那时因各地战乱不休,这条当时重要的物流通道更是盗匪出没,通行不畅。由于当地不产盐,那时川西的食盐都是... 2023-12-09262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