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肃宁蜜桃! 清朝光绪年间,宋幼林调任肃宁知县。肃宁首富管员外差人来请他吃饭,并送给他一封银子,宋幼林欣然接受了。几天后,宋幼林把管员外叫到府衙,高兴地告诉他,知府裘大人想在本地种植蜜桃,好上贡给朝廷。凡是种植桃树的田地,三年之内... 2023-12-1213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尚书坟的故事! 从前,有一个村子,村里早年间出过一个在京城做尚书的大官,于是村子就被人们叫做“尚书村”。那个做尚书的大官死后葬在离村子几里远的一个大墓里,叫做“尚书坟”。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尚书坟里住进了一群狐狸,他们进进出出都有车... 2023-12-12150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灵龟的故事! 有一个很普通的庄子叫王庄,但庄里百户人家并无一家姓王。细查,得知,这庄子本叫王八庄。后来有人觉得这样叫着不太好听,便去掉了一个“八”字。王八庄有段故事,说庄上有一李姓人家,主人李员外为人忠厚,喜欢广交朋友,一生乐于善... 2023-12-1236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红薯县令的故事! “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。”这里讲的红薯县官,实有其人其事,是一位被老百姓称颂的父母官。传说康熙二十年夏天,湖南平江遭受了特大干旱,赤日炎炎,天焦地枯,泪罗江八八六十四道弯,干了七七四十九道滩。两岸的稻田开了... 2023-12-12271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赶不走的侄儿! 从前有一个秀才,父母双亡之后,因生活无依无靠,只得寄居在一个远房叔叔家。时间一长,叔婶老两口不高兴了,就决定想个法子赶他走。老头说:“依我看,赶侄儿走,千万不能发生争执,以免让街坊邻居耻笑。应该说些刺激他的话,旁敲侧... 2023-12-12165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天下第一驴! 张二愣有一头大黑驴,他把这头驴当作宝贝,从不让它离开自己的视线,闲暇时,他就骑着驴乱逛。这头驴是张二愣他爹临死前留下的。张二愣他爹是驯驴高手,把这头驴调教得一点脾气没有。张二愣从小脑袋不太好使,娘又死得早,爹临死前不... 2023-12-12175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招牌传给谁! 徽州城里有一家叫“满堂春”的糕点作坊,一向生意兴隆。最近,作坊主人刘掌柜有了一件烦心事。刘掌柜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名叫刘家继,小儿子名叫刘家承,都已二十多岁。自古以来,兄弟大了要分家,而且,刘掌柜知道自己年事已高,到了... 2023-12-12334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黑白无常的故事! 张家场有个财主,名叫张守仁,尽管家财万贯,却总是想尽办法捞取不义之财,人送外号“张不仁”。这天夜里,张守仁正睡得香,忽然听到有人敲门。他穿衣起身,来到院子里,生气地喊道:“谁呀?大半夜地敲啥敲!”... 2023-12-1214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兄弟发家致富的故事! 清朝末年,大别山南面有个村子,村里有个姓刘的大户人家,刘老爷的富有,方圆百里都赫赫有名。刘老爷的发家史很传奇。年轻时的刘老爷家境贫寒,一天他上山砍柴,正干得起劲,冷不防从树上落下一柱水来,正淋在他头上。刘老爷伸手一抹... 2023-12-10240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乞丐掌柜的故事! 田三儿是南城有名的乞丐,别看他大字不识一个,但他机灵、活泛,特别会说讨喜的祝词儿。别人讨一个铜板,他能讨俩。这天晌午,田三儿正躺在路边睡觉,只听“当啷”一声铜板响,他一个鲤鱼打挺立马起身,端起破碗,一边点头哈腰,一边... 2023-12-1012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