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智斗老丈人! 民国初年,江南柳庄有个后生叫张小生。他相貌平平,体质羸弱。二十岁那年,看上了同村胡大棒的养女胡丽云。胡丽云姣美端庄,温柔贤惠,对为人正直,聪明过人的张小生也有好感。尽管两人你情我愿,但胡大棒不同意这门婚事,表面上是嫌... 2023-12-1210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镇摊之宝! 清末民初年间,河北保定有个少年叫马山炮,他三岁时死了爹,五岁时死了娘,是个苦命的孩子,靠吃百家饭长大。后来,他来到北京城闯荡,他没什么特长,但有一股吃苦耐劳的干劲。他心想,干些什么好呢?思来想去,决定做豆汁。... 2023-12-12163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张木匠戴伽的故事! 北宋康定年间,江南秀才李康进京赶考,途经徐州境内小张庄,因发高烧而昏倒在庄头上。庄上有位姓张的中年木匠,为人忠厚仗义,当即把李康背回家中,请来郎中为他把脉诊治。郎中说他旅途劳累,身子亏虚,又染患风寒才高烧昏厥的,服药... 2023-12-12163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肃宁蜜桃! 清朝光绪年间,宋幼林调任肃宁知县。肃宁首富管员外差人来请他吃饭,并送给他一封银子,宋幼林欣然接受了。几天后,宋幼林把管员外叫到府衙,高兴地告诉他,知府裘大人想在本地种植蜜桃,好上贡给朝廷。凡是种植桃树的田地,三年之内... 2023-12-1212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尚书坟的故事! 从前,有一个村子,村里早年间出过一个在京城做尚书的大官,于是村子就被人们叫做“尚书村”。那个做尚书的大官死后葬在离村子几里远的一个大墓里,叫做“尚书坟”。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尚书坟里住进了一群狐狸,他们进进出出都有车... 2023-12-1213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灵龟的故事! 有一个很普通的庄子叫王庄,但庄里百户人家并无一家姓王。细查,得知,这庄子本叫王八庄。后来有人觉得这样叫着不太好听,便去掉了一个“八”字。王八庄有段故事,说庄上有一李姓人家,主人李员外为人忠厚,喜欢广交朋友,一生乐于善... 2023-12-1218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红薯县令的故事! “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。”这里讲的红薯县官,实有其人其事,是一位被老百姓称颂的父母官。传说康熙二十年夏天,湖南平江遭受了特大干旱,赤日炎炎,天焦地枯,泪罗江八八六十四道弯,干了七七四十九道滩。两岸的稻田开了... 2023-12-1224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赶不走的侄儿! 从前有一个秀才,父母双亡之后,因生活无依无靠,只得寄居在一个远房叔叔家。时间一长,叔婶老两口不高兴了,就决定想个法子赶他走。老头说:“依我看,赶侄儿走,千万不能发生争执,以免让街坊邻居耻笑。应该说些刺激他的话,旁敲侧... 2023-12-1213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天下第一驴! 张二愣有一头大黑驴,他把这头驴当作宝贝,从不让它离开自己的视线,闲暇时,他就骑着驴乱逛。这头驴是张二愣他爹临死前留下的。张二愣他爹是驯驴高手,把这头驴调教得一点脾气没有。张二愣从小脑袋不太好使,娘又死得早,爹临死前不... 2023-12-12159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招牌传给谁! 徽州城里有一家叫“满堂春”的糕点作坊,一向生意兴隆。最近,作坊主人刘掌柜有了一件烦心事。刘掌柜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名叫刘家继,小儿子名叫刘家承,都已二十多岁。自古以来,兄弟大了要分家,而且,刘掌柜知道自己年事已高,到了... 2023-12-1215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