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穆公的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称霸中原,把其他国家都踩在脚底下。让所有人都俯首称臣。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走了很多弯路,也有过急功近利的时刻。好在进过半生的经营努力,这梦想局部实现了。但你如果问暮年的秦穆公,你对自己的人生满意吗?他一定摇摇头。
最开始秦穆公想到的策略是结交实力强、底盘稳的国家。比如晋国。相比于自己因为给周天子养马就封王划疆,晋国的背景那可太硬了。
晋国的开国国君是周成王的弟弟,真正的天潢贵胄。几百个诸侯国哪个不高看一眼,哪个不酸溜溜的羡慕。
秦国如果能和晋国世代友好交往下去,是不是就能把胶水涂灯泡上,粘点光呢。
秦穆公是这么想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晋国内乱的时候,灾荒的时候,公子们因为争抢王位拔刀相向的时候,是秦穆公一次次的收拾残局,稳定局面。有三任晋国国君都是因为秦穆公的支持才坐上国君的宝座。像一直流亡在外、尝遍人间冷暖的晋文公重耳,要不是因为被秦穆公接回晋国重新登上王位,后来怎么能称霸中原呢?
如果晋文公生命中有贵人,秦穆公一定算是一个。
除了对晋国无限的爱,秦穆公另一个和晋国捆绑的方法就是结儿女亲家。
首先他迎娶了晋献公的女儿,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晋献公的儿子重耳。
中国有句成语叫秦晋之好,说的就是这段故事。政治家的婚姻都是要为发展和稳定做贡献的。而且自己贡献还不够,还要儿子、女儿,孙子、世世代代都贡献。怎么说呢,婚姻不重要,只要利益高,这个观念到现在都是如此。看看俞敏洪为了事业要把闺女许配给董宇辉就理解了。
但婚姻构建的利益体并不牢靠。看遍古今中外也明白,婚姻之于利益的作用就是锦上添花,毕竟谁都不喜欢精准扶贫。
秦穆公和晋文公的翁婿之情,被郑国外交家烛之武上嘴皮碰下嘴皮三言两语就瓦解了。
当时晋文公重耳登基后,想要对付昔日不拿自己当盘菜的郑国。他发动秦穆公一起起兵灭了郑国,秦穆公也想能从中渔利就点兵赴约了。
但是郑国破城前,大夫烛之武逃到秦军大帐中问秦穆公,我们小国有得罪大国的地方吗?你为什么要联合晋国灭了我们呢?郑国和秦国的国土又不接壤,战争胜利后郑国的土地只会并入晋国,你能捞到一毛钱好处吗?
就是这震耳的三连问,让秦穆公才恍然大悟,自己已经给女儿做嫁衣裳了,为毛还给女婿做嫁衣裳。这种利人不利己的买卖不能做。
不但自己招呼没打一个就撤退了。而且为了帮助郑国抵抗晋国,秦穆公还留下三员大将做支援。
可见在秦穆公心里,亲情、友谊,都比不上利益。秦晋两国的塑料友谊彻底稀碎。
但不指望别人是不指望别人,怎么才能让自己强大呢?最简单的办法,向优秀者学习,看看之前强大的国家都是咋整的吧。
眼前的例子就是齐国的齐桓公,他智商一般,水平有限,能力摆不上台面,最后不也称霸中原成为老大了吗?最大的功臣就是管仲啊。所以我们秦国没有强大,最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人才。
找到了症结所在,剩下的就是对症下药了。秦穆公马上开始张榜招贤。第一个来到他身边的人才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伯乐。
秦穆公让伯乐把马圈里最出色的千里马挑出来。但伯乐说,我水平水的很,根本应付不了君尚的差事。我有个朋友叫九方皋,他才是一等一的人才。如果你请他出山,那还有什么千里马能逃出秦国的手掌心呢。
秦穆公一听这话,非常开心。马上就请九方皋来朝相马。
结果耄耋花甲的九方皋牵了一匹黑色的公马对秦穆公说,君尚,这匹黄色的母马就是不可多得的千里良驹。如果你能让它当你的坐骑,一定把你的劳斯莱斯比下去。
秦穆公听的眼珠子都掉出来了。啥玩意?这是黄色的母马?
这明明是匹黑色的公马啊。你连颜色公母都分不清,显然水平小学三年级啊。
九方皋说,你先试试是不是千里马再说。秦穆公骑上这匹马后,果然有了不一般的行驶体验。
到现在秦穆公才明白,这是伯乐联手九方皋给我上课呢。做啥事都不要看表面。真正内核的东西才是关键所在。选人才更要不拘一格。
秦穆公听说当年晋国公主的陪嫁中有个叫百里奚的奴隶,他是个人才。但因为他不肯当奴隶所以逃到楚国去了。
为了把他赎回来。秦穆公拿出大量的金银财宝派下人去打点。但下人说,如果君尚这么做百里奚就赎不回来了。
楚王可不傻,他看你为了一个奴隶舍得这么下本,肯定犯嘀咕,用脚指头都明白百里奚的作用和价值,那百里奚我们就得不到了。
秦穆公恍然大悟说,对对对,你就按逃奴法,拿五张羊皮把百里奚赎回来。
果然五张羊皮的作用大于一堆金银财宝。百里奚顺利的回到了秦国。而且百里奚回到秦国后,还把好友蹇叔也举荐给了秦穆公。
他两虽然都出身低贱,但都有经天纬地的治国才能。他们认为治理国家要胡萝卜加大棒,赏罚分明,这点对秦穆公也有很大的影响。
秦穆公封两人为左庶长、右庶长直接参与国家政务。
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。秦穆公留在郑国的三员大将写信回来说,现在自己手里有郑国城门的钥匙,如果君尚再派大军前来,我们里应外合,那灭掉郑国就如囊中取物啊。
秦穆公也觉得这是个good idea。他当即下令让孟明视,白乙丙,西乞术带兵前往。但大军出发前,蹇叔提出了非常坚决的反对意见。
蹇叔认为,秦军千里奔袭,不可能不暴露目标。等到大军赶到,对方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以逸待劳,秦军就算能征善战也未必抵抗得了。
秦穆公觉得蹇叔说的话不吉利。也不懂天时地利,干脆让他面壁思过去。
果然孟明视,白乙丙,西乞术带领大军到达郑国后,远远看到一个人赶着一群牛迎面走来。这个人口称郑国使者,说他奉王命而来,知道将军们是和驻守在郑国的将军换防的,特别牵12头牛犒赏三军。
三位将军一听就蒙了,我们出门的时候挺隐蔽的,怎么连郑国使者都知道了,连忙就坡下驴说对对对,我们出来军事演习,没想到迷路来到了郑国。谢谢你的牛。我把我们国家的人都喊回去,以后你们郑国的事我们就不掺和了。
三位将军走后,牛贩子弦高才擦着脑门上的汗松了一口气。其实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牛贩子。看到秦国大军入境想到肯定是来偷袭的,才一拍脑袋想出了这出空城计。
三位将军回去的路上越想越觉得不对劲。这我们大老远的来干嘛了。得了12头牛,不够军费啊。回去怎么交差呢?
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顺路把华国灭了吧。
虽然华国是小国,灭了它没啥大不了,但它的友邦就是晋国。晋国可不会善罢甘休。果然他们前脚把华国灭了,晋军后脚就灭了秦军,连三位将军也成了俘虏。
幸亏当时晋国的太后是秦穆公的女儿,她出来说情才放回了三位将军。秦穆公看到大军吃了败仗也没有抱怨,反而怪自己思虑不周。认真做了检讨后秦穆公觉得往中原发展太难了。晋国不好惹,楚国也虎视眈眈,我还是想办法摆平西戎地区吧。
当然了他的办法也很老套,就是给当时西戎最大的国家绵竹送礼,各种金银财宝珍玩美女,不限量供给。让绵竹国王沉湎在声色犬马中不思进取。然后他再找个时机狠狠地背后捅刀子,收编他的国家和土地。
靠着这种办法,最后秦穆公还是实现了他的宏图霸业,只不过是在西戎地区。
可见非爹妈人员对你的骄纵和供给绝对是一张绵里藏针的网。如果还不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回事,就只能说明你的智商只有小学水平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