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396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从前,奉新县赤田乡黄家村有个黄老汉,无子无女,和老伴相依为命。两老口没田没地,靠养猪维生。
这年年底,黄老汉养的一头母猪,下了九只油光水滑的猪崽,喜的老两口眉开眼笑。他们精心喂养,把自己准备过年的几斤黄豆都省出来磨成豆浆喂猪婆,好让猪崽有充足的乳水。
功夫不负苦心人,不到半个月,九头猪崽长得滚瓜溜圆。喜得老汉逢人就说:“这才是还债的牲畜啊!”
谁知人在屋里坐,祸从天上降。一天,黄老汉突然病倒了,老婆子守在家里照看老头子。这天,她心绪烦乱,早晨喂过猪后,忘记了关好猪栏门,那母猪便乘机领着九头猪崽从栏里走了出去,恰巧跑进了当地一个混号叫“黄老虎”的财主的花园里。
那财主一发现,便老羞成怒地说:“真是胆大包天,黄老头家的猪婆猪崽,竟敢闯进我家花园,这还了得!”说着,他随手拿起一支梭标,猛地往母猪颈窝里一戳,顿时戳了一个大窟窿,那母猪“唔哇-唔哇”地叫了一阵,便倒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了。
母猪死后第四天,那九头小猪也因没乳吃而先后饿死。黄婆婆急得在村口捶胸顿脚地大哭起来。
这天,刚好邻村光棍金天彩从此路过,听了黄婆婆的哭诉,气愤地说:“你为何不去告他?”
黄婆婆为难地说:“我家一无钱,二无人,连张状子都请不起人写;再说,他是大户人家,有钱有势,告也不中用。”
金天彩安慰她说:“那不要紧,状子我代你写,也不收钱,并且包你一告就准。”说完,便找来一张纸,挥笔写了几个字交给黄婆婆,并如此这般地给黄婆婆交了底。黄婆婆进到屋里,安顿好病人,便颠着小脚进城告状去了。
县官升堂,接过状子一看,只见上面写着:“状告“黄老虎”一枪丧母命,九子难逃生!”状子下边还加了一个注脚:“九子含冤不语。”县官刚看完,额头上的冷汗就冒了出来。十条人命的大案呵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!他丝毫不敢拖延,连忙备好官轿,带着十多个衙役和随从,前呼后拥地来到了黄家村办案。然而,经过询问,方知告的不是十条人命,而是十条猪命,禁不住恼怒起来,把惊堂木猛地一拍,大声说:“黄婆子,你好大胆,竟敢谎报案情,欺骗本官,该当何罪!”
黄婆婆赶紧跪倒在地,说:“启禀老爷,民妇不识字,状子是请人写的。不过财主杀死我一头猪,又饿死了九头小猪,这对我们贫苦百姓来说,确实好比人命一样重要啊!”
“胡说!猪命就是猪命,怎能和人命相提并论呢!”接着,他又追问:“状子是谁写的?”
这时,挤在人群中的金天彩昂首阔步来到公堂前,不慌不忙地说:“状子是小人代写的。我并没有欺骗大人,是你没有看清状文-状文下边不是有个“九子含冤不语”的注释吗?这不是已经告诉你不是人命而是猪命吗?如果是九个小孩,怎么会含冤不语呢?”
一席话,说得县官无从对答,他才知道这是写状人耍了笔头,可一时又不好发作,他还从写状人的文墨和口才中暗暗猜出金天彩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,只好忍住心中的不快,顺水推舟地说:“既然有注释,为何不写大一点,不是存心让我看不见吗?”
金天彩见知县开始认账,便故意顺从地说:“只怪小人一时疏忽。其实,大人能亲自到民间审理案情,申明大义,正说明大人非常体恤老百姓的苦楚,真是个父母官啊!”知县听了金天彩的几句奉承话,便显出了一副为民除害的样子,表示要把这个案子办好。金天彩也觉得这位知县多少有点礼贤上士的气慨,便又给他服上一剂良药,说:“古人说:“当官不为民作主,不如回家种红薯'。黄婆婆人孤势单,家境贫寒,遭此不幸,大人定能为她作主!”
知县终于作出了判决:财主“黄老虎”欺孤凌寡,损害民财,除责打二十大板外,着其赔偿黄婆婆财产损失,折银三百两,不得拖欠。对此,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。从此,金天彩的名气在群众中也越来越大了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