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420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唐朝太和年间,中原腹地有一个小山村,住着一个姓金的大户人家,因为长着一双又短又粗的腿,人称金短腿。金家经过几代人的积累,拥有良田千亩,牛羊成群,家里富得流油。
金短腿的大儿子被县尉看上,县尉把女儿许配给他为妻。金短腿打算明年为儿子完婚,决定重新建造一座大庄园,将大儿子分出去单过。
金短腿左挑右选,在村外空旷的地方,选了一处好地方,开始大兴土木,建造庄园。房子建好后,他开始建造门楼。也是奇怪了,门楼建好后,当天晚上,突然倒塌了。金短腿恼羞成怒,责骂工匠们不用心,要他们赔偿。
工匠头苦着脸说:“我们这几十年,建造了许多房屋,门楼也建造了不少,却从来没有倒塌过。我仔细看了看,地基没有问题,大青砖也没有问题,却不知道为何倒塌了。”
最终,金短腿做出了让步,损失由他全部承担,重新建造门楼,不过,建造门楼的工钱不予结算。过了几天,门楼建造好后,当天半夜里,又倒塌了。
这一下,金短腿的脸上挂不住了,指着所有的工匠大骂起来。工匠们很委屈,他们认认真真地干活,既没有耍奸偷滑,也没有偷工减料,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。
最后,金短腿和工头两人讨价还价,说定双方各自承担一半损失,重新建造门楼。这一次,金短腿和工头亲自坐镇,两人亲眼看着工匠们一块砖一块砖地砌着,毫不松懈。
几天后,门楼建造好了,工匠头却留了一个心眼,把金短腿叫到旁边,轻声说道:“干脆,今晚我俩守在门楼里,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。”
金短腿思索了片刻,点头同意了。吃过晚饭后,两人搬着躺椅,结伴来到院子里,面朝着门楼,躺在躺椅上。
到了半夜里,两人都迷迷糊糊地闭上了眼睛。突然,他们听见了“呱”的一声,似乎是从地底下传出来的蟾蜍叫声,接着金光一闪,紧跟着听见了门楼倒塌的声音。
两人不约而同地跳了起来,面面相觑。过了良久,工头问道:“东家,你刚才听见了什么声音吗?”
金短腿说:“听见了蟾蜍叫的声音,似乎是从地底下传上来的。”
工头点点头,脸色凝重地说:“我也听见了,奇怪的是,这个季节,蟾蜍早就冬眠了,哪里还有蟾蜍的影子呢?而且还闪耀出一片金光,你不觉得此事透着怪异吗?”
金短腿沉默片刻,说道:“确实怪异,这样吧,明天我请高人来看一看。”
工头说:“我认识一位高人,他就是麻雀观的麻雀道长,道法高强,善断阴阳,在风水方面具有独到之处。你要是同意的话,明天一大早,我就牵着马去请他来。”
金短腿忙说:“好,此事就依你。”
第二天一大早,工头骑着一匹马,牵着一匹马,去了麻雀观。麻雀观在几十里外的山顶上,因为旁边卧着一块千斤重的巨石,像极了麻雀,因此得名。
麻雀道长听了工头的来意,对弟子们交代了几句,便骑着马,跟着工头来到金家。
此时已经是下午了,麻雀道长来到门楼前,前后走了几步,掐指算了一算,责怪说:“金施主,你的胆子真大,难道建房前,没有找过风水先生查看一下吗?”
这时,旁边走过来一个老头,拱手说道:“我就是风水先生,这块宅基地我掌过眼,没有看出什么问题呀。”原来,金短腿把风水先生叫了过来,让他和麻雀道长一起探讨。
麻雀道长冷哼一声,嘲笑说:“看来你学艺不精,这是一处金蟾宝穴,门楼盖住金蟾了,因此站立不住,才会倒塌。你要是惹恼了金蟾,它会让你的整个庄园,变成废墟。”
金短腿出了一身冷汗,急忙问道:“道长,我应该怎么办呢?”
道长说:“把门楼往后移五寸,不要盖住金蟾就行了。”
工头喊来工匠们,重新挖了地基,建造门楼。几天后,门楼建好后,果然没有倒塌。金短腿留麻雀道长住了几天,如今见门楼完好无损,便拿出十贯钱酬谢道长。
金短腿摆酒为麻雀道长饯行,饮酒间,金短腿问道:“道长,金蟾穴是好是坏?”
麻雀道长笑着说:“这是一处好地,子孙后代会出贵人,而且不缺金钱,越来越富有。”金短腿闻言大喜。
过了两年,金短腿的儿媳妇临盆,分娩出一个大胖小子。接生婆把血布一卷,拿出去扔了。
出门楼时,眼睛一花,一脚踩空,跌倒在地,怀里的血布飞了出去,恰好落在金蟾穴上,一滴血渗透进土壤里。
过了几年,金家开始衰败起来。到金短腿死时,金家已经成了中等人家,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荣耀。
后来,金短腿的儿子心中不服,把麻雀道长请来。麻雀道长大惊失色,失声说:“谁把金蟾穴给破了啊?”
金短腿的儿子便把接生婆跌倒的事情讲了。麻雀道长皱眉说:“唉,这是天意啊,产妇的血煞气重,把金蟾的灵性给封住了,金蟾穴费了。”
自此后,金家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的富贵气象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