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444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明朝,浙江玉湖县,有一个姓姜的男子在县衙做杂役。
这个姜杂役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姜元风,喜欢读书,性格耿直一丝不苟;小儿子姜元雨不喜欢读书,从小跟着姜杂役混在县衙,为人圆滑。
姜杂役很喜欢小儿子,后来姜元风考上了秀才,和妻子张氏住在外面,生活都是自给自足。
张氏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,平时除了洗衣做饭,还要织布卖布,赚上几文钱。
到了过年的时候,姜元风还要给父亲和弟弟送些米面,否则就会招来骂声。
总之就是小夫妻俩不受父母待见,张氏还经常被公婆欺负。
有一年,姜元风得了一场大病,生活更加艰难,亲戚朋友避而不见。
张氏上山砍柴,不分昼夜,辛苦赚得一两银子,买了汤药,一个月后,姜元风终于痊愈。
姜元风对张氏说:“娘子,你跟着我受苦了,我整日抱着这几本书,一事无成,还不如出去闯荡一番,有一个亲戚在南昌做生意,我打算去投奔他,说不定能发财。路途遥远,恐怕一年两载不一定能回来,你我三年为期,如果三年我没有消息,估计也客人死异乡了,娘子还是另寻佳偶。”
张氏哭着答应,把他送到村口。
姜元风带着二两盘缠直奔南昌,风餐露宿,形同乞丐。到了南昌,找了很久,找到亲戚的时候,门口挂着白灯笼,亲戚已经在两个月前死了。姜元风泪流满面,感叹命运弄人,在城外找了一棵歪脖树,上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当时有一个千户叫雷亚,带着一小队士兵路过这里,一眼发现挂在树上的姜元风。士兵把尸体抱下来,还有一点温度,急忙带回营帐。
姜元风苏醒过来,泪流满面。
雷亚问:“年纪轻轻,为何轻生?”
姜元风边哭边说,悲惨至极。
雷亚:“既然是个秀才,不如留在我军中,替我抄写。”
从此,姜元风跟在雷亚身边,做了掌管文书的秘书。
多年后,雷亚当了江浙的总兵,盐商有求于雷亚的,都必须先拜见姜元风,姜元风问人厚道,得到众人的称赞。
雷亚推荐他做个巡察使,可惜姜元风屡考不中。
后来商人们一起商量了一个办法,成立了一个商会,姜元风当来负责人,每年都能收入几万两银子。
五年后,雷亚因病而死,姜元风悲痛万分,亲自办了隆重的葬礼,并且把雷亚的棺材送回南昌,辗转一年多才又返回江浙。
商人们无不敬佩,推举他做商会会长。
姜元风再三推荐,还是答应下来,在他的经营之下,商会和睦,繁荣发展,每年的分红都有几百万,其财力雄踞一方。
商人们又建议他买豪宅,纳美妾。
姜元风拒绝了,每每想到家中的张氏,泪流满面。
隔天备好车马,准备回家。
当时四川发生叛乱,姜元风捐饷五十万,朝廷赏赐了一个四品官职,以及珍珠翡翠数十箱。
回到浙江的时候,当地州县乡绅巨贾争相拜访。
回到家里,父母跪地迎接,弟弟弟媳趴在地上不敢抬头。
姜元风发现张氏不在,父母回答:“我儿现在穿金戴银,要什么女人没有,管她做什么?”
姜元风找到岳父母,岳母听闻女婿到来,悲喜交加,大哭着说:“他们都说你死在外地,我女儿也是命苦。”
姜元风又问张氏在何处,岳母说:“女婿不要生气,说起来这也是你父母的安排,他们嫌弃我女儿,卖给县令做了小妾。”
姜元风长叹一声,说:“现在何处,能否见一面?”
岳母:“这有何难。”
过了一会儿,张氏回家,见到姜元风,说:“官人为何见我,当初家人都说你死了,逼着我改嫁。”姜元风哭诉这些年的经历,后悔自己没有早早回家。
又让仆人取来许多金银送给张氏,张氏坚决不要,对母亲说:“母亲陪官人坐一会儿,我去准备饭菜,想必官人也饿了。”
等了一会儿,迟迟不见张氏出来。岳母去厨房一看,发现张氏已经悬梁自尽。
县令听说后,马上抓了姜元风和岳母,询问之后又放了他们。
姜元风给张氏办了隆重的葬礼,又给岳父母留下三万多两银子。回到自家,又留下一箱金银,姜杂役羞愧不敢说话。
姜元风乘船来到普陀山,把仆人遣散,身上所带金银都捐给寺庙,自己落发为僧,从此住在寺里,到死都没有离开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