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最后更新时间:2024年02月26日已超过431天没有更新。
太守发觉此信是伪造的,便扣下书信并押送那个盗名之人去见秦桧。
秦桧见了那人后,当即授予他官职。
有人问秦桧这是什么原因,秦桧说:“此人有胆量敢借我名写信,这人必定不是平常人,如果不给以官职束缚他,他就会投奔北面的金人,或者会向南跑到越人那里,无论是为今人所用还是为越人所用,给我们造成威胁。”
北宋与西夏作战时,有姓张、姓李的二位青年想为宋朝当权的韩琦、范仲淹出谋划策,却又羞于自荐,于是在石碑上刻诗一首,使人拖着从韩琦、范仲淹二位大人面前经过。
韩琦、范仲淹二人心中怀疑,也就没启用他们,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,此二人便投奔西夏,化名为张元、李昊,到处题诗。
西夏国主元昊对此很是奇怪,随召见二人,并与他们谈话,元昊听后,非常高兴,便封张、李二人为谋士,成为宋朝当时最大的祸患。
奸臣秦桧的举措,远胜于韩琦和范仲淹,这就是说,即便是次而又次的人,也有很高明的上等智谋。
曾有人伪造了一封韩魏公韩琦的信,去拜见蔡襄。蔡襄虽然心中疑惑,可此人士气豪爽,于是就给他很多银钱钱,并写了封回信,派兵卒送走他,还带了不少果品给韩魏公。
那人到了京城后,拜韩魏公谢罪。过了一回儿,韩魏公才慢慢说:“我权力不大,恐怕难为您办事。夏太尉在长安,您可前往见见他。”并当即给他写了介绍信。韩魏公的门生们颇不理解,认为能原谅他就不错了,再没必要给他写介绍信了。
韩魏公说:“他能假造我书,且又感动了君谟先生,可见其才智不同凡响。”后来那人来到关中,夏太尉果然给他安排了一个官职。
还有,宋哲宗元祐年间,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府,上任不久,都商税务就押解来一名偷税的人。这人叫吴味道,是南剑州的乡试合格举人。他带着两个巨大的包袱且冠以东坡名衔,送到京城苏侍郎的住宅。
苏东坡问这包袱中是什么东西,吴味道胆怯地皱着眉头说:“我今秋承蒙乡试推荐,乡亲们筹集了百千贯钱助我参加省试,于是我就买了建阳纱二百卷。因考虑到一路所经之地很多地方都要抽税,到了京都后剩不下一半了。我认为当今天下最有声望的,只有您翰林学士大人苏侍郎了。纵然破绽败露,您也能同情宽恕,于是我就借先生您的名衔,封好包裹来到这里,不曾想先生您已在此上任,我的罪行实在难逃啊。”苏东坡看着他,笑呵呵地叫掌管笺吏的人去掉包上的封皮,贴上他亲笔题写的新封皮,送交东京竹竿巷。并且给弟弟苏辙写了一封信,交给吴味道,说:“您现在就是上天也没有关系了。”第二年,吴味道考中了进士,特地来拜访苏东坡。这两件事充分表现了长者的智慧和度量。
【智囊点评】
不拘一格大胆用人,识人是引人、育人、留人、用人的第一步,能否准确识别人才是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共同挑战。用什么样的眼界识人,就会招来什么样的员工;用什么样的员工,就会打造什么样的企业。因此,能否准确快速识别优秀的人才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。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,不拘一格用人才,坚持优秀人才破格使用、先进人才优先使用、实绩平平末位调整等一系列措施,切实把创新业绩突出的能人放在重要岗位,发挥他们在创新中的带头辐射作用。
从知人善任和排除隐患的能力来看,秦桧是远高于韩琦、范仲淹之流的,秦桧虽然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好,但是生活中关于秦桧的故事还是比较蛮多的。
秦桧的心机城府绝非常人能及,不然怎么可能两度为相掌权二十多年。
据说秦桧的办公府衙前有一颗石榴树,结出的石榴味道很好。每次结出石榴之后,秦桧都默记着石榴的数目。
有一次却突然发现少了两颗,有些恼怒的秦桧当时并没有发作,也没把这事说出来,假装不知道。有一天正准备骑马外出时,突然命令随从拿斧子来把这树给砍掉。
有一位在旁边的亲近官吏上前阻拦说:“这树上的石榴味道很好啊,砍掉太可惜了!”秦桧回过头来说:“你就是那个偷了我石榴的人!”下吏吓得白了脸,只好承认偷石榴的事了。
还有一次,秦桧的老婆被皇后请进宫里吃饭,席上端来一道清蒸鲻鱼( zī yú),鲻鱼味道鲜美,作为皇室贡品,当时连皇宫御膳都很少能吃到。
皇后问秦桧的老婆吃过没有,秦桧的老婆说吃过的,家里有不少而且比这还大呢,下次给您送几条来。秦桧把持朝政作威作福,各地送来的贿赂不计其数,可能比皇家还要丰富。
回家后老婆告诉了秦桧,秦桧心惊胆战,如果让皇帝知道了自家的鲻鱼比皇宫还多还大,那自己可就摊上大事了。但秦桧脑袋一拍想出了一条妙计,他让自己的老婆带了几条和鲻鱼相似的青鱼送给皇后。
皇后看到鱼后心中的疑惑消失了,也没有责备秦桧的老婆,还笑她连青鱼和鲻鱼都分不清楚。秦桧轻而易举地化险为夷,这欺上瞒下之功实在了得。
作为一代奸相,秦桧留下了千古骂名,其德行自不可学,但其狡诈背后的智慧确实还是有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,有些不可学不可用之处,至少也可了解一下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