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493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从前在离五大连池不太远的地方有个地主,他有千间房子万顷地,牛马成群,猪羊无数,还有金银库、粮米仓,称得起家财万贯。可是他捞钱没够,对待穷人非常刻薄,整天在扛活的人身上打算盘,说什么:“不杀穷人不富。”他还有一个坏老婆,常给他出坏道道,干活嫌伙计们干得少,吃饭嫌伙计们吃得多,平常不但不给伙计们好的吃,过年过节也照样是糠面饼子、淡汤。因为他舍不得买盐,连大酱都是酸的。两个人整天地想,怎么才能让这些扛活的光做活,不拿工钱,不吃饭才好呢。他俩白天想,晚上也想,想得都着了迷。这个地主的刻薄毒辣,凡是在他家扛过活的人,没有一个不恨的。秃尾巴老李听到人们的议论,总想去看看,惩治惩治他。
这年春天,这个地主家来了一个年轻小伙子,长得黑嚓嚓的,胖达达的,浓眉毛,大眼睛。进门就跟地主说:“我什么亲人也没有,就我老哥一个,无依无靠,给你家扛个活吧。”
地主虚情假意地说:“我这里人都用满啦,再不用人了。再说,我这里的工钱少啊。”
小伙子说:“收下我吧,我不要工钱,白吃饭白干活就行!”
地主一听不要工钱,这不正合自己的心意吗!心里美滋滋地想:“我的福气该多大啊!想什么就来什么,想不花钱的长工,真的就来了。”他对小伙子口甜心苦的说:“我这儿本来是不用人了,看你孤身一人,无依无靠怪可怜的,就收下你吧。不过,我这儿的活计可重,你能顶得了吗?”
小伙子满不在乎地说:“不管怎么累的活我都能干得了。”
地主眼一楞瞪,就吩咐起活计来:“晚上打更带喂马,不许睡觉,不许丢一件小东西,丢了得赔。白天推碾拉磨,打扫院子,起马圈,还得挑十二大缸水。”没想到小伙子什么也没说,竟然全都答应了。
一晃几个月过去了。小伙子把地主分派的活,都做得很好,十二大缸水总是满着,也没发现丢什么东西。这些都被坏老婆看在眼里。晚上她躺在热炕头上,吹了灯小声对地主说:“当家的呀!咱们这个更倌,可有点古怪怪。晚上看不见他在哪儿呆着,也听不见他喊一声。整天不说一句话,也没见他挑水,可水缸老是满着。”
地主听老婆一说,也感到很奇怪,急忙问:“是真的吗?”
“我还糊弄你!”坏老婆说。
地主想了想:“你再仔细看看,到底是怎么回事。”
从此以后,坏老婆真的就细下心了,白天黑夜拿眼睛瞟着小伙子。过了几天,坏老婆又对地主说:“我看见啦,水缸没了水,更倌到水缸跟前一站,水就满了。我看这个更倌一定不是凡人。”
地主听坏老婆一说,心里好像打开了一扇窗,乐滋滋地说:“我明白啦!听老辈人说,财要是发大了,财神爷就到家来暗里帮助。有财神爷在家,财就越发越大啦。”
坏老婆觉着挺对,就说:“对,我看这个打更的,长得怪福相的,准是财神爷来了。”地主和坏老婆,越说越高兴,越想越美。
不一会儿,坏老婆又想出了坏道道来,对地主说:“别光顾乐啦,得想法子安置财神爷呀。”
地主说:“你看怎么安置好?”
坏老婆说:“我看叫更倌做饭吧。他天天上米仓子去几趟,米就能往多长。米多了能卖钱,水多了有啥用?”
地主觉得老婆说得很对,忙说:“对,对!就照你的话办吧。”
第二天地主和坏老婆嘻皮笑脸地对小伙子说:“更倌呀!你打好几个月更了,我们看你这个人挺好,想给你换个轻活,你做饭行不行?”
小伙子慢声慢语地说:“做饭倒行,可得依我一件事。依,我就干;不依,我就不干。”
地主忙说:“行,行。什么事你只管说。”
小伙子说:“让我做饭,每天吃什么,得我说了算。我愿意做啥饭就做啥饭,不许你挡着拦着。”
地主一听,心里有点不悦:自古以来都是东家说了算,哪有扛活的说了算的?刚想说不行,一看坏老婆直用眼睛瞪他。他伸了伸脖就把要说的话咽回去了,勉勉强强地说:“好说,好说。”小伙子一声没吱,转身就走了。
自从小伙子做饭以后,天天杀猪宰羊,顿顿给扛活的做好的吃。扛活的也挺纳闷:过去吃大酱都是酸的,这回怎么这么舍得出来呢?就去问小伙子:“你天天给我们做好的吃,地主能舍得出来吗?”
“大家只管闷头吃吧,慢慢就知道啦。”小伙子只说了这么一句,再就不说什么了。
地主看见小伙子给伙计们做好吃的,心疼得了不得,想去挡吧,当初已经答应了;不去挡吧,心里实在搁不了,就抱怨坏老婆说:“净怨你这个血迷心窍的,当初不该依他。你看他天天给扛活的做好的吃,我的心都快疼炸了。”
坏老婆见地主抱怨她,气得骂了起来:“你这个屁眼续不进猪鬃的小气鬼,财神爷就是忌讳小心眼儿。像你这样的人,还能发大财?明天你上各仓房里看看,金银财宝、大米白面管保都长了。”
地主叫坏老婆骂得不敢吱声了。第二天他到各仓房里去转了转,看看粮仓,粮仓真的浮溜的满;看看金银库,金银库真的满得顶了棚。看看猪羊圈,猪羊还是原先那么多,一头也没少。地主看见了这些,心里乐开了花,嘴里不住地说:“真是财神爷到家了!真是财神爷到家了!”
地主回到屋里把刚才见到的光景,一五一十告诉了坏老婆。坏老婆更觉着自己心眼是最灵通的,指点着地主说:“你这个老糊涂虫,没有我就是不行。”
以后,这地主再也不说东道西了,一心做着发大财的美梦。
一天小伙子看见扛活的王二在伙房炕上打咳声。便问他:“老哥,你怎么啦?”
王二说:“家里揭不开锅啦!”
“你怎么不早说呢?你家在哪儿住呀?”王二把住处告诉了他。过了一会儿,小伙子说:“老哥,你别愁啦!回家去看看吧。”
王二到家一看,嘿!米、面、油、盐什么都有了,也不知从哪来的。大囤子、小篓篓都装得溜满溜满的,足够吃几年了。王二告诉了张三,张三告诉了李四,大家都知道小伙子是个好人。从此以后,大伙儿一有个缺吃少穿、为难遭灾的事就来找他,只要和他说一声,就什么都有了。没过多少日子,凡是在这里扛活的人,家里吃的、用的、穿的什么都全了。
大伙儿都很感激小伙子,想知道他的姓名,可是他偏不愿意说,只说是姓李,再就什么话也没有了。
春去秋来,一晃三年过去了。这年冬天快过年了,扛活的到了下工的时候啦。腊月十五这天,伙计们都算了账,回家过年去了,只剩下小伙子一个人还没走。
过了小年,小伙子对地主说:“我在你家已经三年了,这回我该走啦。”
地主想留他,没等话说出口,小伙子就没影儿啦,哪找也找不着。地主满心高兴地想:走就走吧!这回有财神爷帮了三年,粮米仓、金银库溜满溜满的,等着享福吧。一边想,一边又去查来到粮米仓一看,仓里空空的,一粒粮米都没有了。地主有点慌神,赶紧到金银库去看,只见金银库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。
再到牲口圈去看,猪马牛羊全都不见了。地主鬼哭狼嚎地喊叫起来:“这是怎么回事呀!这是怎么回事呀!”当他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,正在仰天长叹的时候,忽然他的房子一齐着起火来,顷刻之间,片瓦无存。地主像抽了脊梁骨的癞皮狗,一下子瘫软在地上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