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最后更新时间:2024年10月31日
唐朝天宝年间,小山村有一个名叫郎半河的人,过着半耕半猎的生活。
田里有活,他就在田里干活,要是田里没有活,他就上山打猎。
他们三弟兄都已经婚娶,却没有分家,依然和父母住在一起,日子过得相当热闹。
这一天,郎半河和三弟一起,去山上打猎。来到一座山崖下,他们发现崖壁上有一个鹰巢,巢里有一只老鹰。
郎半河弯弓搭箭,就要射出,却被三弟一把拉住,说道:
“大哥,你难道没有看清楚吗?这是一只雌的,正在窝里孵蛋,不能杀它。”
猎人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,那就是不能猎杀母的,特别是怀有身孕的动物,或者正在孵蛋的雌鸟,就算近在咫尺,也不能捕捉,这是有违天道的。
郎半河却笑着说:“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,到嘴的肥肉不吃,不是傻瓜吗?”
说罢,弓弦一松,箭支呼啸而出,射中老鹰。老鹰带着箭支,煽动翅膀飞向空中。郎半河爬上崖壁,将窝里的蛋放进口袋里,打算带回家里下酒。
走了一路,三弟埋怨了一路。回到家里,三弟将此事一说,全家人都埋怨郎半河不该如此,老母亲也不愿给他煎鹰蛋。郎半河自己煎了鹰蛋,美美地喝了一顿小酒。
时间一晃,过去了大半个月。这一天中午,晴空万里,一家人把饭桌摆在院子里,坐下来吃饭。这个时候,头顶突然传来老鹰的叫声,一家人都仰头往上空看去,只见一只老鹰飞来,它的后半身插着一支箭。
三弟高声说:“快看,这一只老鹰,就是大哥射的,身上那一支箭,就是大哥的箭。”话音刚落,箭支突然掉落,不偏不倚,恰好落在郎半河的眼睛里,插进去一半。郎半河仰面朝天倒在地上,顿时晕死过去。
家人赶紧把郎半河抬进屋里,去请医者来救治。医者摇头叹息说:“插入太深,伤及脑髓,已经没法救了,只能开一副药,缓解他的痛苦。”说罢,开了一副药方,告辞而去。
当天晚上,郎半河撒手西去。众人听说后,无不咂舌,这事太过诡异了。箭支插在老鹰的身上,是如何脱落的呢?桌子上坐着十几个人,为何就那么准呢?冥冥之中,难道说不是天意吗?
话说郎半河的魂魄,离开身体,飘飘荡荡地来到阎罗殿报到。阎王爷大怒,呵斥道:“郎半河,你这人心肠太狠,连正在孵蛋的雌鹰也射杀,不配做人,罚你下一世做一条蛇。”
宣判完,上来两个小鬼,押着他来到一座地穴上空,将他使劲地一推。郎半河睁开眼一看,已经置身在蛇窝里,四周都是蛇,他则成了一条刚出生的小蛇。
郎半河心里记恨着那一只雌鹰,一心想要报复它。等到他长大后,他便爬到崖壁上,躲在附近,盯着鹰巢,伺机报复。
这一天,雌鹰孵出几只雏鹰,郎半河心里窃喜,认为报复雌鹰的时机来到了,时时刻刻地盯着鹰巢观望。第二天,雌鹰出去寻找虫子喂养雏鹰时,郎半河摇摆着身子,溜进鹰巢里,将几只雏鹰全部吞进了肚子里。
雌鹰回来后,发现孩子们全部没有了,悲鸣着四处寻找。它看见了躲在崖壁缝隙里的郎半河,瞬间什么都明白了,便飞回鹰巢里默不作声。
不是雌鹰不报仇,而是蛇躲在缝隙里,它没有办法。雌鹰暗中盯着郎半河的动静,到了半夜里,郎半河爬出缝隙,在草丛里忽隐忽现,爬回到地穴里。有杂草和夜色做掩护,雌鹰无法下手,它便暗中跟踪。郎半河之所以选择和蛇群待在一起,是因为这样的话,雌鹰就没有办法找他报仇了。
郎半河终于出了心中的一口恶气,心情舒畅了,却躲在蛇穴里饿着肚子,因为他知道雌鹰就在地穴附近窥探着,只要它露出头来,就会被雌鹰撕得粉粹。一些同伴以为他生病了,带回一些食物给他吃。
这一天上午,天空忽然昏暗起来,不少蛇惊呼,天空中出现了鹰群。郎半河闻言一惊,仰头望向天空,只见黑压压一片,都是老鹰,大约上百只。
鹰群来到上空,轮流俯冲到地穴里,抓起一条蛇飞向空中,地穴里几乎所有的蛇,都被抓走了,郎半河也被一只鹰抓住了。
雌鹰绕着鹰群飞着,认出了郎半河,抓过他,双爪一使劲,顿时将郎半河撕成碎片,吃了蛇心。其它的蛇,也都被老鹰吃了。这一带,一连好几年,没有出现蛇了。
郎半河的魂魄,晃晃悠悠地来到阴司报到,阎王爷满面怒容地说:“郎半河,你祸害雌鹰在先,不思悔改,反倒把怨气撒在雌鹰身上,吃了它的孩儿。你心肠如此歹毒,再也不能把你送到凡间了,你去地狱里待着吧。”
话音刚落,上来两个小鬼,把郎半河押到地狱里。他每天遭受着地狱里的刑罚,备受折磨。有时候,他透过地狱的天窗,望着凡间的大好河山,心里禁不住哀叹,不知何时才能重回凡间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