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盗贼麻六! 1.不慎被诱捕清康熙年间,云南昭通府有一个叫麻六的盗贼,五短身材,猴脸乱须。一次,他行窃被抓,知府尚文荣令人把他绑在府衙前的树上,示众三天三夜,差点要了他小命。可这番折磨不但没改掉他的贼性,反而激发他潜心苦练,练就了... 2024-01-0713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斩皇弟! 西京城外的村子里,有一对兄弟,老大叫时官寿,老二叫时宝寿,兄弟两人都擅长纺织,能挣钱,家里也算殷实。老大已经娶妻生子,妻子叫刘氏,很漂亮,儿子叫时金柳,才刚五岁,一家三口留在西京,而老二则在扬州。... 2024-01-0623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年年换知县! 清朝光绪年间,有个叫王珍的人,四十岁时才接到吏部文书,补任京师宛平知县。到任后,他发现县衙政务懒散,就四处微服私访,想查清缘由,对症下药。这天晚半晌儿,下了一场雪。王珍沿官道往县衙赶,道路却泥泞难走。他又冷又累,就敲... 2024-01-0630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神仙救县令! 陈书生终于考中了进士!虽然排名不太理想,但终究是得了功名。果然,没多久,皇帝对新科进士的授命就下来了。陈书生得了郑州太康县县令的职位。谢了皇恩后,陈书生就准备去上任了。刚出城门,忽然有几匹马急匆匆过来,看模样像是皇宫... 2024-01-06172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占不上便宜还丢了媳妇! 很久以前,有两位精明的人,他们总是想尽办法占便宜,尽可能少吃亏。一个名叫张聪明,而另一个则名叫王机灵。有一天,张聪明肩负着一袋碎木块(用作柴火),而王机灵则背着一袋干牛粪(用作肥料)。恰巧他们相遇了,相互打招呼。... 2024-01-06179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贪财赔闺女! 唐县的鞠秋煌是个穷秀才,想去省城参加乡试却盘缠不足,只好硬着头皮去岳父家打秋风。不料,这一次普通的借贷,却借出了一段奇缘。鞠秋煌家和岳父家本来是门当户对的,要不然怎么会定下娃娃亲?可惜后来鞠秋煌的父亲在一次外出做生意... 2024-01-0613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秀才行医! 话说京城有个张半仙,看相算命特别准,因此名满天下。每天来找他排忧解难的人络绎不绝,而且多半是满面愁容进来,满面春风出去。这天上午,张半仙刚刚开门,就有一个秀才模样的人走了进来。张半仙正在低头点烟袋,连头也没有抬,习惯... 2024-01-06134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四兄弟学艺! 从前,有个年迈的父亲有四个儿子,个个身材高大威猛,但都有些愚笨,行事思维简单,因此常常闹出笑话。父亲看着四个儿子无所事事,心里忧心忡忡:“我在世之时能够供养这四个无能之辈,但等我百年归山,他们将如何生存呢?不行,我必... 2024-01-0614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一头撞向石狮子! 清朝年间,京城有位卖艺的高人,叫于鹤仙。于鹤仙卖艺与常人不同,别人常是合群表演,他喜欢落单,一人行走江湖;别人卖艺,要么抖软料,要么扛硬功,很少有软硬通吃的,于鹤仙却是两样不落,造诣非常高超。... 2024-01-0631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清官李知县! 清朝光绪年间,襄阳出了个清官,就是知县李祖荫。李祖荫是安徽巢县人。他生性刚直又有一肚子才学,被湖广总督张之洞看中,光绪二十六年,被授为襄阳知县。虽说李祖荫因为派人打了教堂,得罪了横行霸道的洋人,被清朝政府传谕“永不准... 2024-01-06120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