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山寨危机,二当家下山劫人质 明朝时,皖西猪头尖上啸聚了一伙强人,打家劫舍,无恶不作。这伙强人中有个前不久刚入伙的,叫张忠,他手脚功夫了得,为人机灵,喜欢四下走动。大当家的“知人善任”,给了他一个“走动”的职位,专门从城里采购盐巴、布匹、药品等山... 2024-01-15152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蟠龙寨剿匪 清朝雍正年间,京郊山上有个盘龙寨,寨主名叫石猛,经常带着手下干些打家劫舍的勾当。这天,在通往京城的一条小路上,石猛带着一伙人在树丛中埋伏着。这时,一队车马走了过来,为首是一位年轻公子,光看他那神气十足的坐骑,与一身的... 2024-01-1519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麻袋高招 元末明初,苏北东台沿海连年水灾,百姓流离失所,土地荒芜。朝廷看到了这一情况,决定从苏州阊门一带,移民至此垦荒。接下移民安置任务的各盐场场长,各自打着如意算盘。这也难怪,移民中有年富力强的,也有老弱病残的,谁都想接收些... 2024-01-1517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红玉汤 清朝光绪年间,京城有个说书人,名叫刘安谷。此人是有名的孝子,颇受邻里敬重。这年夏天,刘安谷的母亲病了,刚开始只是有些头晕目眩,怕冷恶风,全家都以为是小疾,就近请了周郎中来看。周郎中说是夏天贪凉,患了风寒,不碍事,吃两... 2024-01-1420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女混混儿 早年间,天津卫出了第一个女混混儿,叫崔张氏,还是个海清腿儿,就是没入过混混儿锅伙、自个儿单挑的。一个大脚片子、膀大腰圆的老娘们儿,为嘛要当混混儿啊?这事儿还得从火烧望海楼说起。同治九年,天津卫出了档子大事儿。津门百姓... 2024-01-1418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脚底七星痣的人 徐州城郊有条王府街,名字叫得气派,街上住的却多是些平民百姓,贩夫走卒。街东头有家铁匠铺,替人打些农具,手艺倒还过得去。店主是个黑瘦汉子,孤身一人,不善言辞,整日只顾着闷头干活。铁匠铺隔壁住着卖豆腐的刘氏母子,孩子才七... 2024-01-14169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三颗药丸 老拐是乡村土郎中,医术高,心眼好。这天,他采完药回家,坐在藤椅上,闭上眼歇息。恍惚间,老拐到了后山的崖壁下,他仰头看去,上面有一棵硕大的灵芝,有一个人正朝灵芝的方向爬过去。见此情景,老拐不禁为那人担忧起来,正想出言提... 2024-01-14189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官袍屠夫 福州府官邱仁泽有次微服私访到雷公庙附近,见庙前搭着个戏台,在演一出古怪的骷髏戏,一具骷髅身披戏袍,举手投足间,惟妙惟肖。跟它演对手戏的是几件悬丝木偶,说唱用的是闽地方言,邱仁泽竟一句也没有听懂。... 2024-01-14171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一箭之地 明朝年间,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,率军攻打济南时,遭到了守将盛庸的抵抗,久攻不下,还在东昌府遭到伏击,朱棣差一点丧命乱军之中。他恨恨地对手下将士说:“有朝一日打下东昌府,我要在这里屠城三日!”... 2024-01-14141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神缸剿匪 民国时,豫北黄河滩有个土匪头子叫姜大头,为非作歹好多年。官府没少派人去抓他,无奈黄河滩方圆数十里,遍地长满一人多高的荒草,别说几十个人,就是上百人躲在里面,也找不着影儿。这天,姜大头美美地睡了个午觉,醒来后忽然想起了... 2024-01-1326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