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物归原主 清朝乾隆年间,嘉应州旺坡村边有条石窟河,河上有个三口之家,撑一条竹篷船,打鱼摆渡为生。主人张老福今年六十多岁,是个老实人。儿子张洪一年前去考功名,至今没回来。老两口日子过得辛苦,一心盼着儿子考出功名,从此过上好日子。... 2025-02-08135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传奇故事 传奇故事:斗画风波 1.捡了个大漏早年间,琉璃厂有家赏古斋,主营字画。掌柜的姓李,眼力非常好,他看字画,只打开半尺,双眼来回一瞄,真假便知,因此生意一直不错。这天上午,李掌柜刚进店门,一个伙计就说,后海的金爷打发人过来,要他过去一趟。李... 2025-02-0712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三日离魂 荒城副将杜大明正在城头凝望,这时,一个眼尖的明兵叫道:“齐将军回来了!”齐鼐骑着马进到城内,杜大明赶紧迎上去,只见齐鼐的战袍血点斑驳:“齐将军,您受伤了?”齐鼐道:“小伤无碍……监军刘胜已被我杀了!”... 2025-02-06114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生死转盘 明朝景泰年间,大太监刘安挟天子令百官,搞得朝廷乌烟瘴气,民不聊生。当时,在京城地界有两大杂耍班子:曹家班和宋家班。曹家班为首的叫曹老大,依仗自己是刘安刘公公的远房亲戚,欺男霸女、无恶不作。曹老大早将宋家班看成眼中钉,... 2025-02-0611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传奇故事 传奇故事:当票防伪术 一、“窃贼”拜师明朝中期,在山西平遥县里,有当铺一条街。那时候的当票没有太多的防伪措施,只有靠写票人的字迹去辨认,因此,能写一手好字的先生非常受欢迎。林梅瘦就是当时平遥县里一等一的书法大家。他在丰客元老板苏大元的诚挚... 2025-02-0513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神奇的墨画 元朝的时候,新野县出了个姓张的画画高手,人送绰号“黑画张”。一般人画画都会用到赤、橙、黄、绿等好几种颜色,而黑画张画画只用黑墨汁儿,因而他画出的画都是一种颜色,一黑到底,他“黑画张”的绰号便由此而来。... 2025-02-05214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道士救人 清道光年间,湘南耒阳县有家米店,老板叫鲁昌盛。鲁昌盛为人和善,做生意童叟无欺,从不缺斤短两,因此在当地赢得了很好的口碑。他的邻居是个破落户子弟,赌博输光了家产,一座三进大宅卖给了一个告老还乡的朝官马廷浩。... 2025-02-046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鼠王破案 “午时三刻,杜二要在菜市场开刀问斩!”这个消息一经传开,绵州城的百姓,顿时如潮水般纷至沓来。说起杜二,在绵州可谓家喻户晓。此人中等个子,身材瘦小,不学无术,吃喝嫖赌无一不精。祖上世代经商,颇有些家资,等传到他手里,短... 2025-02-03230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“竹将军”退敌 恰逢寒冬,赵匡胤带兵于皖南一带迎敌,孰料敌军来势汹汹,连胜数仗,赵匡胤无奈之下只得带军撤退,皖南一带竹林甚多,宋军将士撤退缓慢。这日撤退路上,赵匡胤策马押后,却发现每到一营地,炊火过后,军中伙夫会悄悄砸破铁锅数十口。... 2025-02-026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缚猫索 皇上大婚,各地官员争相进贡,其中以庐州府进贡的“紫薇珍珠盘”最为珍贵。但没想到,珍珠盘才离开庐州府境内,就遭到了大盗“惊天猫”的劫掠。皇上知悉后,龙颜大怒,下令名捕杜轩追查此事。据说皇上为了此事,还亲自接见了杜轩,赐... 2025-02-01194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