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故事 读书故事:古人知人善任的故事 原文:韩滉节制三吴,所辟宾佐,随其才器,用之希当。有故人子投之,更无他长。尝召之与宴,毕席端坐,不与比做交言。公署以随军,令监库门,此人每早入帷,端坐至夕,吏卒无敢滥出入者。吴越王尝游府园见园卒陆仁章树艺有志之。〈... 2024-02-28135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聊斋故事 聊斋故事:野猪女婿 唐朝武周年间,小山村里有一户姓侯的人家,家境还算不错。男的人称侯大瞎,因为长着一双小眼睛,就像没有睁开一样,因此得名。这一年临近年关之时,他家买回来几坛好酒,打算过年时招待客人。这一天早上,侯大瞎打开屋门,发现偏房里... 2024-02-28155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聊斋故事 聊斋故事:巨龟作怪 乾隆年间,在镇江一带,时有风浪覆船,好端端的货物财物沉入江底。主人束手无策,于是出现了一群靠打捞货物为生的劳工,和失主商定价格,如果两厢情愿,他们就潜水打捞,这群人被称为水耗子。有个叫张文韵的中年人,行舟路过镇江,要... 2024-02-2717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猎户娶妻 话说古时,在济州城中,有一个猎户,姓马,大家都叫他马猎户,马猎户的母亲在前几年的时候因病去世了,只留下马猎户的父亲马老汉陪伴着马猎户。马老汉在年轻的时候没学过什么手艺,一辈子只知道勤勤恳恳的干活,所以导致家境特别的平... 2024-02-2616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俗传说 民俗传说:为什么女婿不能给岳父母上坟 清明节扫墓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,通俗一些的叫法为“上坟”,就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,各地的习俗都有些区别,除了清明节之外,每年的年头与年底也有很多人给先人上坟。上坟也很简单,到地方烧纸,摆上贡品,和先人说说话,最后放个鞭... 2024-02-2528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读书故事 读书故事:诸葛亮谈行政 有言诸葛丞相惜赦者。亮答曰:“治世以大德,不以小惠。故匡衡、吴汉不愿为赦。先帝亦言:‘吾周旋陈元方、郑康成间,每见启告,治乱之道悉矣,曾不及赦也。’若刘景升父子,岁岁赦宥,何益于治乎?”及费祎为政,始事姑息,蜀遂以削... 2024-02-2516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聊斋故事 聊斋故事:老狗揭瓦 唐朝武周年间,在一个小山村里,有一户姓岑的人家,一家七口人,老夫妻俩、儿子、媳妇,以及三个孙子,过着安逸的生活。他家还有一条看门的老狗,来他家已经七八年了,忠心耿耿。说起这条老狗,和岑老叔颇有一些渊源。小狗刚出生时,... 2024-02-25134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糟糠之妻不下堂 从前,在四川泸州的一个小村镇上,有个姓王的老员外,家境十分殷实。他膝下只有个儿子,老两口把儿子视如掌上明珠,从小娇生惯养。王公子长大后不务正业,到处横行霸道,日嫖夜赌,人家都叫他“花花公子”。... 2024-02-2413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聊斋故事 聊斋故事:荞娘 栖霞的孙老汉家境一般,住在山里面,靠着两亩薄地勉强糊口,除了种地,他还会去山上打柴,再挑到集市上去卖。他只有一个女儿,名叫荞娘,长得如花似玉,女工极好。虽然家穷,可附近很多人都想和他家结亲,一直都没有中意的。眼看着女... 2024-02-2414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聊斋故事 聊斋故事:鼠妇 唐朝天宝年间,老郎中谈老先生正在家里高卧,忽然听见门外高喊:“谈老先生在家吗?”他的老伴应声说:“在家,还没有起床。”说着话,他的老伴走出去一看,却是书生梁仲鹤。只见他拱手说道:“贱内突发疾病,情势危急,还请谈老先生... 2024-02-24151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