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斋故事 聊斋故事:猞猁精! 泰顺县有个名叫唐逸飞的秀才,乃是本地的才子,家境富有,长的相貌堂堂,貌若潘安,然而性格上却犹如女子一般羞涩,性子懦弱,不喜抛头露面的。可人们都希望一睹“芳容”,每次看到他出门,人们都会争先恐后的围观,围的水泄不通,议... 2023-11-12180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新娘调包案中案! 康熙年间,京城发生了一起案子。有一个守御所千总叫文涛的,他成亲不过一个月,就发现新娘被人调包了,于是一纸文书把岳父瑞六给告了。接案子的是顺天府尹吴令休,他立刻传来瑞六询问,可瑞六一口咬定,新娘就是自己的女儿!... 2023-11-1216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改河名的故事! 乾隆皇帝当政时,朝中两位重臣刘墉与和珅,斗得不可开交。话说这年冬天,一日早朝后,乾隆正要宣布退朝,刘墉出班奏道:“啟禀皇上,微臣要告假。”乾隆问道:“何事告假?”刘墉一本正经地说,最近几天,他觉得身上奇痒无比,想想已... 2023-11-11205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出家不容易! 宋徽宗年间,京城有一周姓富商,育有一子周俊林,长得是一表人才,能诗善文。周俊林从小和邻家小姐青梅竹马,长大后便定下了婚约,不料那小姐突然染病,药石无效,没几天就去世了。周俊林闻听噩耗,撕心裂肺,万念俱灰之下,竟说要出... 2023-11-1117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吴家学堂为谁开! 宋朝年间,民间办私塾的风气很是流行。吴伯达是开封有名的富贾,吐口唾沫是颗钉,多年经商经验让他悟得读书的重要性,于是花钱盖了几大间房屋,置办了学习用具,办起了吴家族塾,让吴姓孩子进来接受教育。吴伯达请的是一位叫赵知三的... 2023-11-11151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一幅白画的故事! 唐伯虎要进京赶考,邻村的傅员外听说后,跑来请他给京城的兄弟傅璋带封家书,唐伯虎爽快地答应了。就在这时,同窗匡亦郎也来了,唐伯虎顿时拉下了脸。原来,这匡亦郎做人不地道,就因为家里有钱,常常挤对穷苦书生,唐伯虎就没少受他... 2023-11-1118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十斤钱塘! 清朝年间,一天,一行官船旌旗招展,一路南下,傍晚时分来到嘉兴府境内的江南古镇石门镇。这是乾隆皇帝第五次下江南。此次下江南的目的有二:一是近年来钱塘江两岸多处塌方,造成水灾,淹没良田,涂炭生灵。乾隆早有心将其修复,却一... 2023-11-11154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员外打赌! 古时候,一个县城里有个王员外,是个远近闻名的富户。最近,县里来了个新县令,想着法儿地圈钱。他把包括王员外在内的富户全都召集到府衙,说这满县没有个文雅之所,他想募集些银两,建个吟诗作画的地方,请富户们多出一些。王员外早... 2023-11-1112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清官智断库银案! 清苑县周县令为官清廉,刚直不阿。最近,他接到密报:近日官库银两变得很诡异,前几天少了几两,隔了一天正常了,可这两天突然又多出几两来。于是,周县令命人让负责守卫的两名库官拿着银库账本,立刻赶来。很快,两名库官都来了。他... 2023-11-1115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神医投案的故事! 清道光年间,双山县有位姓李的大夫,大病小症可谓药到病除,附近村民都尊称他是“李神医”。一天下午,李神医正配一剂加有砒霜的外用药。他随手把用下的砒霜包好放在柜台上。这时,突然闯进来一个年轻人,慌慌张张地对李神医说:“我... 2023-11-11222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