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故事 热文民间故事:贪婪的财主! 清朝初年,靠一个铜板能攥出水的积累方式起家的关东大财主刘来喜要盖豪宅,遍访民间木工高手,发誓要用三年时间,造一座六进六出的豪门大院。消息传出,一时间,各路木匠高手纷纷云集,都想在富得浑身冒油的刘财主身上挣上一笔。... 2023-12-231.21 K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击鼓传狗! 乐都县知县赵有德爱财如命,上任以来,他原告被告通吃,捞了不少银子,最后吓得全县上下再没人敢来告状打官司。这样一来,他也就断了财源,连续大半年只有出项没有进项,把他急得直牙疼。这天早上,赵知县正独自一人在后堂院子里溜达... 2023-12-2211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亲生不如捡来的儿! 从前,李家村有个叫李福的人,凭着老人留下的家产和自己的勤劳,日子过的十分富裕,可就是结婚三年了没有儿女。俗话说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。夫妻俩很着急。他们到处求医拜佛,也无效果。... 2023-12-22148 阅读1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城隍错断案! 宋朝时,浙东有个名叫嵊县的小县城,城中有一座城隍庙,庙里的城隍老爷特别灵验,颇受百姓尊崇。这天,城隍出巡回府,不觉大吃一惊:只见庙门大开,香烛散乱,自己的金身和判官、小卒的塑像横竖交错,狼藉一地,墙上还被题了一首诗。... 2023-12-22183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江南第一家! 话说乾隆年间天下太平,百姓安居乐业,边境无战事。乾隆爷天生风流倜傥,喜欢舞文弄墨,一旦思慕江南美景,便携家带幼的由众多官兵护卫陪同,浩浩荡荡直奔江南而来。一日,乾隆爷只带二随从微服私访,路过浦江郑宅,见一民宅上书“江... 2023-12-22141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识字救命! 清朝乾隆年间,江南泾县柳树村里,有位教书先生名叫崔志柏。崔先生学识渊博,为人却非常孤傲,只肯教那些天资聪慧的孩子,对天资一般的孩子,他一概拒之门外。柳树村里有三十多户人家,但没有一户人家的孩子能跟着崔先生读书。为此,... 2023-12-2218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致命书法! 北宋徽宗年间,右丞相曾布与左丞相韩忠彦在朝中明争暗斗,互不相让。为了得到皇上的赏识,两人常常暗暗较劲。这不,眼看皇上的生日就快到了,两人想尽办法四处搜罗礼物。这天上午,曾布得到了大书法家钟繇的真迹,他不禁暗自高兴,这... 2023-12-22133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算命的瞎子! 瞎子刘的算命摊摆在一条小巷子中,他从不像其他神汉那样玩花招,也不给客人摸骨,只是养了一只神鸡。平日,谁要算命,只需用朱砂笔将生辰八字写在黄表纸上,交给瞎子刘就行了。瞎子刘接过黄表纸后,用手扶三下鼻梁上的墨镜,再用手指... 2023-12-2212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陈二郎戏衙役! 清朝道光年间,湖南常德府陈家庄出了个机智人物叫陈二郎。陈二郎考中秀才后,又连考了两次乡试,可都没有考中举人。不是他没才,是他没钱;即便有钱,他也不想去讨好考官,从此就在村里办学堂以教书为生。... 2023-12-22135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秀才出丑的故事! 传说,慈溪杜湖北岸,原本有座茶楼,名叫“阅湖楼”。阅湖楼的茶客之中,有个纨绔子弟,仗着其父打通关节,勉强捐了个秀才的“衔头”。此人生得鼠腮鹰鼻,且天生一对永不分离的斗鸡眼,人们在背地里,没有一个不称他“白眼秀才”的。... 2023-12-2214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