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父子俩的免死金牌 洪武年间,在秦淮河畔的溧水县有对父子。老爹叫冯天禄,既精明又跋扈,早年囤积千亩良田,赚下了万贯家产。儿子冯求,自幼不学无术,吃喝嫖赌五毒俱全。这日午后,听闻淮香楼新来了个色艺双绝的角儿,冯求猴急难耐,兴冲冲赶去包场。... 2024-04-06120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二月二剪龙头 明朝末年,王书林是江南一家书院的主持。这天,他听到江南临壕府被清军占领的消息后,在书房内来回踱步,作为大明子民,王书林觉得应该做些什么。第二天一大早,一个学生来找王书林,愤愤不平地说清兵颁布剃发令,限十日之内剪发,说... 2024-04-06138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大辽追贪 北宋年间,宋英宗觉得国库空虚,钱不够花了,就想了个办法:大力整治查处贪污,贪官下狱,家产充公。别说这一招还挺奏效,查出来的贪官还真不少,宋英宗赚了个盆满钵满。让英宗比较郁闷的是一个叫徐伟廷的工部侍郎,在任时主持了不少... 2024-04-05129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丑妻的旺夫相 康熙年间,苏北古黄县出了个苏姓媒婆,在正式提媒前,她必到姑娘家里,将姑娘叫到面前,照照面,拉拉家常,相一相姑娘是否有“旺夫相”。真别说,经她说合的夫妻不知有多少对了,还真没有吵闹的,而且小日子都过得越来越红火。如此一... 2024-04-0518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县太爷巧治无赖兄弟 曾经有一个机智诙谐的柳县令,他擅长体察民情,受到百姓们的尊敬。一天,柳县令正在书房看书,突然听到有人击鼓的声音,他急忙更衣上堂。两个击鼓的人被带到堂上,一个长得尖嘴猴腮,瘦得像柴火一样,看起来像个浪荡公子;另一个则黄... 2024-04-0420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蛤蟆儿子来报恩 以前,有个老好人,叫黄震山。老两口五十多岁了,还没儿没女。他们想要儿女想得发疯,常说:“老天爷呀,你让我们得个蛤蟆大的儿子也行啊!”有一天,黄震山正在路上走,冷不丁一个盘子大的蛤蟆拦在路上,望着他一个劲儿地叫。... 2024-04-0414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傻子当官谁知表哥是太守 明朝,浙江朝麻县有一个陆老汉,早些年走南闯北做点小生意,有一年在河南遇到一场暴雨赔了个净光,却救了一个寡妇,寡妇看他人好就以身相许做了他的妻子。在五十多岁才有了一个儿子,聪明伶俐,取名陆风华。... 2024-04-04166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锔锅王和土匪的赌局 在襄邺城的锔锅行中,冯老六的手艺最好,人称“锔锅王”。半年前,冯老六的妻子月娘遭了黑风山恶匪的毒手。据清剿山匪的县衙陈捕头说,那日,他带领几个捕快搜山,只见一个长相奇丑的山匪正在欺凌月娘。月娘性子刚烈,誓死不从,舍命... 2024-04-04152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死犟眼子当上了粮仓主管 民国年间,省城南昌有一个大商人,名叫沈南平,他的儿子沈翰从西洋留学回来后,和省城的一个交际花闹起了绯闻。沈南平知道那个交际花是省城青帮堂主侯三爷的情人。侯三爷杀人不眨眼,沈南平为了保护沈瀚,便让他赶紧和那个交际花分手... 2024-04-04107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
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:员外还债九十九缸金 清河县王员外家产豪富,但他年逾五旬,膝下却只有一女。为了生个儿子,王员外老两口可是没少做善事、烧香敬佛。这天夜里,王员外梦见菩萨来了,告诉他说:“你前世欠了他人的债,这辈子所得,都要用来还债。”... 2024-04-03140 阅读0 评论民俗教研员